軟棗獼猴桃近年來備受青睞,它果實小巧,皮薄多汁,富含花青素,口感清甜,深受消費者喜愛。目前,雖然已有部分獼猴桃種質基因組相關研究,但對于軟棗獼猴桃,尤其是紅色果肉品種的基因組解析仍存在空白!
2025年4月,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齊秀娟團隊在Molecular Horticulture(IF=10.6)期刊發表了題為 “Chromosome-level genome assembly assisting for dissecting mechanism of anthocyanin regulation in kiwifruit (Actinidia arguta)"的研究論文,該研究組裝了全紅型四倍體軟棗獼猴桃基因組,利用DAP-seq技術揭示了AaBEE1-AaLDOX色澤調控模塊,為揭開軟棗獼猴桃果實紅色形成的奧秘、改良獼猴桃色澤品質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技術路線
研究結果
研究團隊借助PacBio HiFi和Hi-C技術,成功組裝出‘天源紅’軟棗獼猴桃的染色體水平基因組。系統發育分析顯示,軟棗獼猴桃基因家族的擴張和收縮與其特 異性狀密切關。
圖1. 基因組組裝和比較基因組分析。
隨后對不同顏色的軟棗獼猴桃品種進行RNA-seq分析,并結合亞細胞定位結果,篩選出花青素調控相關的候選轉錄因子AaBEE1。經紅色軟棗獼猴桃果實中瞬時過表達,以及在擬南芥、番茄和煙草中穩定遺傳轉化實驗驗證,AaBEE1能夠抑制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和積累。
圖2. 比較轉錄組分析挖掘候選基因AaBEE1。
圖3. AaBEE1功能驗證。
進一步通過DAP-seq分析,發現AaBEE1在全基因組范圍內存在457個結合峰,這些峰分布在29條染色體上,多數位于轉錄起始位點(TSS)上游2kb的啟動子區域。GO富集分析表明,結合峰相關的靶基因在黃酮類生物合成過程顯著富集,其中LDOX基因與果實顏色緊密相關,且AaLDOX啟動子區域存在G-box(CACGTG),表明AaLDOX 可能是AaBEE1的直接靶基因。后續通過Y1H、EMSA、ChIP-qPCR和LUC等實驗證實,AaBEE1通過結合AaLDOX啟動子的G-box區域,抑制AaLDOX基因的表達,進而調控花青素的合成。
圖4. DAP-seq分析鑒定AaBEE1的潛在靶基因。
圖5. AaBEE1與AaLDOX啟動子結合。
研究發現,AaLDOX在紅色軟棗獼猴桃種質中高表達,在綠色種質中低表達。對軟棗獼猴桃果實進行AaLDOX的瞬時過表達和沉默實驗,結果表明過表達AaLDOX可加速紅色色素積累,沉默AaLDOX則抑制積累,進一步證實AaLDOX是花青素生物合成的關鍵基因。對AaLDOX啟動子進行克隆分析和LUC實驗驗證,發現AaLDOX啟動子上的29-bp indel變異是決定果實紅綠顏色差異的關鍵因素,該變異可影響啟動子活性,進而調控AaLDOX的表達。
圖6. AaLDOX功能驗證。
圖7. 29-bp indel變異分析。
綜上所述,本研究成功組裝了全紅軟棗獼猴桃染色體水平參考基因組,揭示了AaBEE1-AaLDOX模塊調控花青素的機制,發現了與顏色表型相關的29-bp indel變異,并將其開發為顏色育種標記。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軟棗獼猴桃花青素調控機制,為軟棗獼猴桃果實顏色育種提供了理論基礎。
圖8. 軟棗獼猴桃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調控模型。